諮商理論
(一)心理動力
1.精神分析--Freud
經濟性假設 發生性假設(心-性發展) 建構性假設(心理本體)
本我 自我 超我 性 攻擊
自由聯想 夢的解析 移情分析 抗拒分析 闡釋
2.個體心理學--Adler
鼓勵當事人的優點 發展社會興趣
家庭星座
(二)體驗與關係取向
1.存在主義
"經驗"自我當下的存在
直接面質當事人自我受限的生活方式
增加對過去生活的察覺 以改變未來生活方式
2.當事人中心--Rogers
人本主義
自我實現--以真實自我為基礎 重新體驗先前經驗並耐心尋找答案
同理心
無條件積極關注
真誠一致
3.完形治療--Perls
"知覺"自我當下的存在
強調"自覺" 並為自己的行為負責
將問題呈現於當事人面前 使其自行知覺 並融合統整於人格
(三)行為治療
1.溝通分析(TA)--Berne
我不好你好 我不好你不好 我好你不好 我好你也好
腳本分析
訂定契約
2.現實治療--Glasser
3R(負責 對錯 現實)
幫助個體面對現實 滿足需求 並對自己負責 不能有藉口
3.行為治療
界定問題→了解與問題有關的背景資料→建立具體可行的目標→確定改變的計畫
鬆弛訓練 系統減敏法 示範法 代幣 自我訓練肯定
嫌惡治療法 隔離法 洪水法 懲罰
4.理情治療(RET)--Ellis
人格ABC(事件 信念 結果)→DEF(駁斥 效果 感受)
駁斥當事人消極 自我破壞 不正確的信念
家庭作業
操作制約 自我管理法 系統減敏法 生理回饋法 鬆弛訓練法 示範法
(四)認知行為治療
1.認知治療--Beck
強調認知 改變負向思考與不適當信念(認知謬誤)
定義用語(凸顯真正問題)→確定規則(推理所運用的前提)→找到證據(檢驗規則)
2.認知行為治療(CBM)--梅晨堡
自我教導訓練(SIT)--改變當事人自我語言
壓力免疫訓練--教育 演練 應用(主動克服壓力)
(五)其他
1.遊戲治療
鼓勵兒童用想像去遊戲 並表達感受和行為 以減少焦慮解決問題
2.圖書治療
認同主角→情緒發洩→頓悟 解決問題
3.藝術治療
引導式藝術諮商--Allan(H-T-P投射測驗法)
畫我家 話我家--Roosa
4.哀傷治療
死亡
創傷後壓力症候群(PTSD)--壓力免疫法 認知治療 行為治療 團體心理治療
6.焦點解決短期治療(SFBT)
如何在當事人身上找到問題解決的方法
天生我材必有用 正向的解決之道 事出並非定有因 改變是無可避免
將問題外在化 偶然性→尋找潛能→擬定並實現計畫→進步追蹤
7.發展性諮商
強調正向自我概念(預防勝於治療 積極性輔導)
陳嘉陽 教概(下)諮商與輔導
心得
1.存在 完形一個要經驗 一個要知覺
2.完形 現實都強調負責 但是完形要統整人格 現實要滿足需求
3.存在 理情 一個面質當事人不好的生活方式 一個駁斥當事人不對的想法
→太像了啦!@"@
4.前面都在討論事情的原因特別是精神分析 結果後面來個SFBT說事出並非定有因
5.行為治療學派影響認知行為學派 因為人受到的不只是環境單純的影響 個人認知想法也影響很大
6.既然諮商時必須混著使用 為什麼還要分這麼細?
(謎之聲:通通參在一起做撒尿牛丸不就得了 笨蛋!)